动力设备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动力设备网 > 知识库 > 正文
禁止烧秸秆是谁提出来的?
禁止烧秸秆是谁提出来的?
提示:

禁止烧秸秆是谁提出来的?

禁止焚烧秸秆是一项政策,那么它的形成必然经过了完整的议案流程,最初是谁提起的无从考证,也许是某个专家,或者是一个小组。 焚烧秸秆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烧秸秆会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环境,恶化空气质量。 根据监测数据,焚烧秸秆时,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达到了最高值,比如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等。 2、焚烧秸秆容易引起火灾。 大面积焚烧秸秆的时候,稍有不慎就容易蔓延到附近的农田或者是山林,到时候损失的是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3、引起雾霾,引发交通事故。 农田两边的道路会因为焚烧秸秆产生的浓烟引起雾霾,空气可见度下降,对来往的车辆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安全隐患。 扩展资料 产生原因 人们进行秸秆焚烧有以下原因: 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煤气使用日益广泛,农民朋友对柴草的需求下降; 二、焚烧产生的草木灰的确是一种肥料,故而产生的焚烧农作物秸秆的行为。 三、焚烧原因还涉及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农业科技更新不够的方方面面问题。 四、秸秆处理的成本太高,机械收割留茬较高,影响下一季农作物的播种。 五、科技转化力度不够,秸秆的经济价值难以发挥。现实中,由于科技转化力度不够,要么实施成本太高,比如用秸秆做沼气原料,一个沼气池至少要花费三四千元,让农民望而却步;要么就是回收价格太低,把秸秆卖给那些养牛大户才几分钱一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秸秆焚烧

秸秆禁烧法律法规
提示:

秸秆禁烧法律法规

农业和其他污染防治第七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大对废弃物综合处理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控制。第七十四条 农业生产经营者应当改进施肥方式,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农药,减少氨、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对树木、花草喷洒剧毒、高毒农药。第七十五条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及时对污水、畜禽粪便和尸体等进行收集、贮存、清运和无害化处理,防止排放恶臭气体。第七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农业行政等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对秸秆、落叶等进行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工业原料化、食用菌基料化等综合利用,加大对秸秆还田、收集一体化农业机械的财政补贴力度。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立秸秆收集、贮存、运输和综合利用服务体系,采用财政补贴等措施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企业等开展秸秆收集、贮存、运输和综合利用服务。拓展资料:第七十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区域,禁止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第八十二条 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第八十三条 国家鼓励和倡导文明、绿色祭祀。火葬场应当设置除尘等污染防治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防止影响周边环境。法律依据:故意焚烧他人农作物秸秆,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的规定,以“故意损毁财物”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秸秆禁烧工作方案措施
提示:

秸秆禁烧工作方案措施

秸秆禁烧工作方案措施范文如下: 1、秸秆饲料化利用。充分利用农业大县优势,推动秸秆饲料化利用。引导规模养殖企业或生产企业增加秸秆黄贮利用量,提高秸秆综合效益。通过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进行补贴,最大限度调动企业、农户的积极性,打通利益链,形成产业链,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2、秸秆收储体系建设。着眼长远,扶持完善收储体系,力争实现秸秆清零,弥补秸秆利用水平的短板。通过政府扶持、市场运作,不断壮大实力,持久发展。 3、农机具购置补贴。对2022年新购置抓草机、打捆机、搂草机、揉丝机四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机具进行补贴,提高全县农机保有量,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4、建设示范展示基地。对基础条件好的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鼎林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豫杨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3个企业(能够示范展示秸秆利用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可操作、能落地的绿色低碳技术规程的企业)颁发“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展示基地”标牌。 强化组织领导。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成立以分管县领导为组长,农业农村、财政、生态环境等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和各乡镇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为成员的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全力做好项目的组织、协调、推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