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忙翻译一下?
【原句】《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唐孔颖达疏:“‘五方之民’者,谓中国与四夷也。‘达其志,通其欲’者,谓帝王立此传语之人,晓达五方之志,通达五方之欲,使相领解。其通传东方之语官谓之曰寄,言传寄外内言语;通传南方语官谓之曰象者,言放象外内之言。……鞮,知也,谓通传夷狄之语,与中国相知。……译,陈也,谓陈说内外之言。”
【译文(直译)】《礼记·王制》上说:“中国与四方少数民族各方的百姓,语言不通,嗜好与欲望不同。(这就需要有人来)沟通大家的心志,了解大家的欲望。(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即语言翻译)在东方叫做“寄”,在南方叫做“象”,在西方叫做“狄鞮”,在北方叫做“译”。”唐代(学者)孔颖达注释说:“所谓‘五方之民’,指的是中国与四方少数民族。所谓‘达其志,通其欲’,是说帝王(要专门)指派这样翻译不同语言的人,来传达中国与四方少数民族各方百姓的心志,沟通中国与四夷各方百姓的欲望,使大家互相了解、理解。那些翻译沟通东方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官称之为‘寄’,说的是(他们)翻译沟通传达中国与四方少数民族的语言;翻译沟通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官称之为‘寄’,说的是(他们)依据中国与四方少数民族的语言(进行传递沟通的工作)。……所谓‘鞮’,就是‘了解’的意思,说的是翻译沟通夷狄等各方少数民族的语言,与中国相互了解。……所谓‘译’,就是‘陈说’的意思,说的是陈说中国与四方少数民族的语言。”
【注释】
1、五方:东、南、西、北和中五个方位。泛指各方。亦指中国与四夷。《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唐孔颖达疏:“五方之民者,谓中国与四夷也。”唐颜真卿《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陆海殷凑,五方浩剧。”清黄遵宪《羊城感赋》之一:“百货均输成剧邑,五方风气异中原。”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五方土音。”
2、嗜欲:嗜好与欲望。
(1)嗜好与欲望。耳、目、口、鼻等感官所产生的贪欲。多指贪图身体感官方面享受的欲望。《荀子•性恶》:“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吕氏春秋•仲夏纪•仲夏》:“退嗜欲,定心气。”《南史•沈约传》:“约性不饮酒,少嗜欲,虽时遇隆重,而居处俭素。”宋曾巩《尚书都官员外郎陈君墓志铭》:“其为民去害兴利,若疾病嗜欲在己。”
(2)特指情欲。清吴下阿蒙《断袖篇•法外纵淫》:“吾血气尚盛,不能绝嗜欲,御女犹可以生子,实惧为身后累。”
3、寄象:古时指能通传南方与东方语言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
(1)古时指能通传南方与东方语言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唐孔颖达疏:“‘达其志,通其欲’者,谓帝王立此传语之人,晓达五方之志,通达五方之欲,使相领解。其通传东方之语官谓之曰寄,言传寄外内言语;通传南方语官谓之曰象者,言放象外内之言。”明归有光《王天下有三重》:“圣法道,道法天,君子之道。所以考三王而不谬,建天地而不悖,质鬼神而无疑,俟后圣而不惑者此也。不然……以相谕则不得其志,亦寄象鞮译之音而已,何重于王者之文!”章炳麟《程师》:“学之成验,定于校试,校试固不能无偏重轻。藉令试之殿廷,然诸校录者复多白徒,稍上非寄象之材,则目录之士耳!”
(2)寄托物象。南朝宋郑道子《神不灭论》:“悟夫理精于形,神妙于理;寄象传心,粗举其证,庶鉴诸将悟,遂有功于滞惑焉。”
4、传语:传话;告知。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上》:“百工谏,庶人传语。”三国吴韦昭注:“百工卑贱,见时得失不得达,传以语王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清河王刘庆传》:“帝将诛窦氏……又令庆传语中常侍郑众求索故事。”唐岑参《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孩儿感些风寒,这几日身子不快,来不得。传语员外得知,一好便来。”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主母传语郎君,这是畏关,此关一过,打点共做神仙便了。”鲁迅《书信集•致李小峰》:“倘见达夫先生,并乞传语平安为托。”
5、晓达:通晓。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温恢传》:“扬州刺史晓达军事,动静与共咨议。”唐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晓达兵家流,饱闻《春秋》癖。”宋曾巩《韩晋卿莫君陈刑部郎中制》:“尔晓达吏方,宜在兹任。”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三:“仆之才非不自知,平生于百事皆不晓达。”
6、通达:沟通传达。
(1)通行;到达。《周礼•地官•掌节》:“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庄子•则阳》:“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清郭庆藩集释:“人迹所及为通达。”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4回:“自古道:‘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岂无通达之理?可放心前去。”郭沫若《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交通工具有限,前后方的交互通达困难,作家便只能蛰居在一个范围狭小的天地。”
(2)通晓;洞达。也特指明白事理《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兴传》:“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传》,遂积精深思,通达其旨,同学皆师之。”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老员外是读书的君子,通达古今。”梁斌《红旗谱》四十:“一个好的革命干部,他需要文化知识——各方面的知识。需要通达事理,瞭解社会人情。”
(3)通情达理。汉刘向《列女传•鲁季敬姜》:“文伯之母,号曰敬姜,通达知礼,德行光明。”《陈书•萧允传》:“允少知名,风神凝远,通达有识鉴,容止酝藉,动合规矩。”元曾瑞《一枝花•买笑》套曲:“休道是俏心肠所事儿通达,见别人有破绽着冷句儿填扎。”沙汀《炮手》:“为人极其通达,不拘对谁都一团和气,不拿架子。”
(4)亨通显达。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琴》:“如有所穷困,其道闭塞,不得施行,及有所通达而用事,则着之于琴,以抒其意,以示后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吾自南及北,未尝一言与时人论身分也,不能通达,亦无尤焉。”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一折:“待时运通达,我一笑安天下。”
(5)指畅通。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五:“万能的财源越来越不通达。”
(6)沟通传达。清吴趼人(吴沃尧)《近十年之怪现状》第14回:“喜得这护院是个风流倜傥人物,所有一切旧友,莫不略分言情的,所以差使格外好当,上下之情也易于通达。”清燕谷老人《续孽海花》第43回:“一切南皮与朝中要人往来,都托他通达消息。”
(7)指通人达士。孙犁《澹定集•<幻华室藏书记>序》:“非敢冒充渊博,不过略述管窥,就教于通达而已。”
7、领解:了解情况并进行分析。
(1)辩难;辩正。南朝宋慧通《驳顾道士夷夏论》:“娄罗之辩,各出彼俗,自相领解,犹虫喧鸟聒,何足述效!”
(2)了解情况并进行分析。《南史•贼臣传•侯景》:“既而景至朱雀航,遣徐思玉入启,乞带甲入朝,除君侧之恶,请遣了事舍人出相领解,实欲观城中虚实。”《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曰:“领,总录也;解,分判也;领解,言总录景所欲言之事而分判是非也。”
(3)领悟理解。《隋书•李德林传》:“前者议文,总诸事意,小如混漫,难可领解。”《元史•达礼麻识理传》:“达礼麻识理幼颖敏,从师授经史,过目辄领解。”应修人《上海通信图书馆与读书自由》:“大家赤心相见,无忧无虑,使感受得人生至上的乐趣,使领解到联合之莫大价值。”
(4)音lǐng jiè。科举时代称乡试中举。明唐寅《绝句八首奉寄孙思和》其五:“领解皇都第一名,猖披归卧旧茅衡。”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童谣》:“天启辛酉,朱纯领解。亦有‘一牛两尾’之谣。”林纾《送姚叔节归桐城序》:“时叔节英英然方领解,余不得绍,无以自进于叔节。”
(5)音lǐng jiè。押解。明汤显祖《牡丹亭•硬拷》:“领解的是蓝桥驿,配递乘龙。”徐朔方等校注:“上句领解,押解。”
8、其:指示代词,表示远指,那;那些。
9、通传:通报传达。《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使闻此语,喜尉(慰)难胜,遂即通传,下函书信。”《新唐书•百官志二》:“典直四人,正九品下。掌宫内仪式,通传劳问,纠劾非违,察出纳。”《廿载繁华梦》第1回:“周庸祐便向守门的通个姓名,称是大坑村的周某,敢烦通传进去。”川剧《谭记儿》第三场:“你尚未与我通传,怎知我就不得见?”
10、语官:即译语官。古代从事翻译的官员。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本朝有译经院,凡得西域书,令晓蕃语、通文义人充译语官。”宋洪皓《松漠纪闻》卷上“金国之法,夷人官汉地者,皆置通事,上下重轻,皆出其手,得以舞文招贿,三二年皆致富”自注:“(通事)即译语官也,或以有官人为之。”
11、传寄:义同“通传”。
12、外内:外部和内部。其对象因所指而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无亲,外内恶之。”指国之内外。《韩非子•孤愤》:“当涂之人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指朝廷内外,外为百官,内为君主的亲信左右。晋羊祜《让开府表》:“臣自出身已来,适十数年,受任外内,每极显重之地。”指中央和地方,外为地方官,内为朝臣。《仪礼•既夕礼》:“启之昕,外内不哭。”《礼记•内则》:“为宫室,辨外内。”指男女。
13、言语;通传南方语官谓之曰象者,言放象外内之言
14、放象:也作“放像”。仿效;依据。汉王充《论衡•实知》:“放象事类以见祸,推原往验以处来事,贤者亦能,非独圣也。”清王筠《菉友肊说》:“顾氏本篆文,有以大徐本改之者,有以段氏说改之者,有放像钟鼎以改之者。”
谁能帮我翻译一下啊?
Beijing is the capita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 is the political center and cultural center of the country. It is a national central city and a super-large city. It is a world-famous ancient capital and a modern international city. I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Great Plains of North China. It is 39 degrees 56 minutes north latitude and 116 degrees 20 minutes east longitude. It is adjacent to Tianjin in the east and adjacent to Hebei Province in the other. Beijing has a land area of 6,410.54 square kilometers. The west, north and northeast are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on three sides. The southeast is a plain that slopes slowly toward the Bohai Sea. The main rivers flowing through the territory are: Yongding River, Chaobai River, North Canal, Juma River and so on. It is a typical warm temperate semi-humid continental monsoon climate. By the end of 2018, Beijing had jurisdiction over 16 municipal districts, with a resident population of 21.542 million, a regional GDP of 303.2 billion yuan, and a per capita GDP of 140,000 yuan. Famous places in Beijing include the Forbidden City, the Great Wall, the Zhoukoudian Peking Man Site, the Temple of Heaven, and the Summer Palace.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北部,北纬39度56分、东经116度20分,东面与天津市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省相邻。 北京土地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等。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截至2018年末,北京市下辖16个市辖区,常住人口2154.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3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万元。 北京著名的景点有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等。 扩展资料 北京的地形特征为: 1、北京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 2、北京最高的山峰为京西门头沟区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 3、北京最低的地面为通州区东南边界。 4、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
推荐阅读
- ○ CFO总变成CEO这背后是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 ○ qq估价器在线查询
- ○ 淘宝店铺装修代码大全
- ○ 街拍齐b小短裙
- ○ 苹果12Pro参数
- ○ 淘宝返利网怎么用
- ○ acfun下载
- ○ 斗战神嗜血牛加点
- ○ baidu翻译
- ○ dnf悲叹之塔耳环
最新文章
- ○ CFO总变成CEO这背后是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 ○ qq估价器在线查询
- ○ 淘宝店铺装修代码大全
- ○ 街拍齐b小短裙
- ○ 苹果12Pro参数
- ○ 淘宝返利网怎么用
- ○ acfun下载
- ○ 斗战神嗜血牛加点
- ○ baidu翻译
- ○ dnf悲叹之塔耳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