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设备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动力设备网 > 科技 > 正文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假如刘备不出手,结局会怎样呢?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假如刘备不出手,结局会怎样呢?
提示: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假如刘备不出手,结局会怎样呢?

虎牢关如果刘备不上,关羽和张飞最多和吕布战成平手,更不要说杀掉吕布了。我们看过《三国演义》后,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情况,那就是吕布唯一的克星就是张飞。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是主动挑衅吕布的人。而且,张飞和吕布交手,总可以保持不败。吕布对张飞也极为忌惮,就算是偷袭徐州的时候,张飞喝醉了酒,也不敢进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张飞的身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吕布如此忌惮他?有的人说张飞一身正气,让吕布害怕。这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张飞虽然一身正气,也不会主动去送死吧?这是因为,张飞的武艺正是吕布的克星,让吕布对他无可奈何。 我们从四个人的兵器来看一看。吕布用的武器是方天画戟,这种武器很难使用。这是因为这种武器结构复杂,用处多端,让人很难应付。这种武器,可以刺,也可以砍,对付大刀、大斧和大锤这样的力量大的武器,吕布可以硬碰硬的对付。而对付长剑、枪、矛这样的轻灵武器,吕布可以发挥方天画戟的绞锁功能,夺取对方的武器。 从刘关张三兄弟的武器来看,吕布对刘备和关羽的武器都能够对付,可是就是到了张飞这里,吕布遇到了麻烦。这是因为张飞的武器是丈八蛇矛。很多人以为,张飞的武器就是枪矛的一种,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可是,殊不知这种武器却是一种极为阴狠的武器。丈八蛇矛首先是长,其次由于是蛇矛,它没有留情结这些零碎,通体滑不留手,正是吕布的方天画戟的克星。吕布要对付张飞,是十分吃力的。他的武器没有张飞的长,而对付轻灵武器的锁拿技能在张飞的蛇矛前又失效了。等于是张飞拿了一把阻击枪,在远程对吕布进行打击,吕布还没法还手。 在虎牢关前,张飞就是因为知道自己的武艺是吕布的克星,才敢大骂吕布三姓家奴,和吕布交手的。不过,在这个时候,张飞的武艺还没有成熟。所以他和吕布交手的时候,经验不足的他和吕布离得过近,使得吕布得以发挥他的武艺。这样,双方交战五十合,虽然不分胜负,但是张飞就开始落了下风。 作战经验丰富的关羽在旁边看出了门道,虽然他出于自傲,不愿意以多打少,可是手足情深,也顾不得那些了。关羽把马一拍,舞动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关羽加入战团,主要是以自己的强攻来吸引吕布的火力,为张飞施展武艺创造条件。 张飞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手后,已经对吕布的武艺有了了解。在关羽加入后,张飞也明白了正确的作战方法。这样一来,吕布有关羽的强力攻击牵制,还要防备张飞用丈八蛇矛发动的远程攻击,一时间陷入手忙脚乱之中。不过,吕布依靠自己的作战经验,还有超人的武勇,依然和关羽、张飞两人缠斗。战了三十合,关羽、张飞依然战不倒吕布。 这时刘备出场了。刘备的出场不仅仅是压倒吕布的最后一根稻草。刘备的武器是双股剑,这是一种贴身肉搏的武器。在关羽以强力压制吕布,张飞远程偷袭吕布的同时,刘备就如同一个刺客直取吕布的要害。这是刘备在旁边观战多时发现的破绽。 所以说,刘备一上阵,吕布马上感觉到了压力。书中写道,吕布架隔遮拦不定。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吕布要面临的攻击。架隔肯定是对付关羽,遮拦是对付刘备、张飞,而刘备和张飞还是一远一近。最终吕布只得认输,逃走了事。 从我们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刘备如果不上阵,关羽和张飞是打不败吕布的。这一仗之后,张飞的武艺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他知道了吕布的弱点,再也不惧怕吕布,反倒是吕布忌惮张飞三分。在最后一次交手中,张飞和吕布交手百余合不分胜负,而关羽和刘备都袖手旁观,就说明了这一点。 结语: 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起因还是因为张飞的主动挑衅。可是张飞的挑衅,是建立在他的武艺是吕布的克星基础上的。不过,当时的张飞由于战斗经验不足,确实不是吕布的对手。是关羽出手帮他扛下了吕布的攻击,他们才和吕布战成平手。 而刘备的出手是战败吕布的关键,刘备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武艺不堪。他的武器双股剑就决定了他必须和吕布直面相搏。这样一来,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组成了近、中、的攻击组合,使得吕布无法招架,最终败下阵来。

《三国演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是最激动人心的情节吗?
提示:

《三国演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是最激动人心的情节吗?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这部著作中情节最为激动人心,描述最为细致精彩的一个打斗桥段,任何时候读来都令人击节赞叹,荡气回肠。 十八路诸侯会盟讨董,先在汜水关遭到华雄的阻击,损兵折将后,幸得有关云长出马,温酒斩华雄,一战扬威天下,还大大激励了士气,盟军继续前进,就来到虎牢关前。但在这里遇到了天下第一猛将吕布的强力反击。吕布“战无五合”干掉了河内名将方悦,再“手起一戟”将穆顺刺于马下,顺势一阵冲杀,盟友前锋部队大败,锤将武安国出阵迎战,“战到十余合”,被吕布一戟斩断了手腕,弃锤回阵,去民政大厅去办理残疾证了。 为了激励军心,诸侯公孙瓒亲自挥槊上阵,来战吕布,结果实力相差太大,“战不数合”就败阵而走,吕布从后面追击,眼看公孙瓒性命难保,幸亏张飞斜刺里杀出来,一声“三家姓奴”激怒了吕布,舍下公孙瓒,挺戟来收拾张飞。为什么张飞要救公孙瓒呢?因为张飞对公孙瓒很有好感。张飞性情暴躁,但他是个内心很敏感的人。桃园三兄弟结义后,拉起一支队伍镇压黄巾军,立下了不少战功,但由于“朝中无人”,这些功劳就都被埋没了,没有得到任何封赏。后来公孙瓒被朝廷召见,在御前为刘备说好话请功,刘备才被任命为平原县令。 三兄弟行走江湖,遭到不少冷眼和蔑视,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出身卑微,仅靠着刘备那个“汉室宗亲”的招牌也根本就没人搭理,四处碰壁。十八路诸侯会盟,公孙瓒率部前去参加,路上遇到了三兄弟。公孙瓒这个人没有什么架子,看到关羽和张飞器宇轩昂,觉得不凡,得知他们只充任马弓手和步弓手这样的低阶职位,公孙瓒为二人鸣不平,感叹“如此可谓埋没英雄!” 并邀请三兄弟一同去参加会盟,以谋进取。在会盟时,还多方为刘备说话,使他也能为众诸侯中的一员。三兄弟在世上经历过多少冷眼凉薄,但却能得到公孙瓒认可和处处照顾,所以张飞对公孙瓒的印象特别好。看到吕布追杀公孙瓒,以张飞的性格,当然不肯袖手旁观,而是立即出马相救。 年轻的张飞此前只是在大兴山之战中一矛挑翻邓茂,阳城之战中“不数合”刺死高升,战斗经验还不是十分丰富,乍遇吕布这样的强劲的对手,必须要倾尽全力,“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超水平发挥方能应对。“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随后关羽挥刀出阵助战。 大家都知道,关羽这个人一向骄狂自矜,虚荣心很强。按照两军阵前厮杀的正常规矩,就算张飞形势不妙,关羽出马助战,也应该采取车轮战的形式,先让张飞退下,自己和吕布单挑才符合规则。但关羽没这么干,只能说明一个原因:关羽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以自己的实力如果单挑肯定不是吕布的对手。 另外,张飞与吕布已经战了“五十余合”,目前的情况是“不分胜负”,继续打下去,张飞也能勉力再支撑一段时间。关羽出马,万一张飞退走,由关羽独战吕布,那么关羽很大可能性顶多也就只能支撑到五十余合,就得败下阵来。关羽此时出马,就是不想让天下诸侯看到,他的战斗力实际上尚不及张飞,刚刚在汜水关温酒斩华雄挣下的名头瞬间化为乌有。 张飞和关羽联手夹攻,双斗吕布,“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书中不说是“不分胜负”,而是说“战不倒”,这说明兄弟俩联手已经不至于败阵了,但一时之间仍然难以取胜。这时候刘备“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加入了战团。有朋友认为,刘备来捣乱的成分比较大,他的出阵不但起不到多少作用,还必须张飞和关羽分出精神来照顾他。 但我觉得,大家也别太小瞧刘备了,刘备武艺虽不及两位义弟,但也决不是个软蛋。在三分时代的各个枭雄级人物中,能上阵动手的真没几个(吕布、公孙瓒、孙坚、孙策……),刘备绝对算一个,刘备“手可过膝”,他的手臂比寻常人要长出一大截,持双剑的攻击范围很大,不容小觑,而且刘备戎马一生,多次遇到恶仗险仗,从来没受过伤,挨过箭,防御力也相当不错。大家记得,诸葛亮初出茅庐,火烧博望坡之战,明知曹军猛将夏侯惇领兵前来的情况下,还安排赵云和刘备前去负责诱敌,大家谁也都没有为刘备的安全担心,这也说明,大家都认为,以刘备的武力在夏侯惇马前也至少能保障自己全身而退是没有问题的。 桃园三兄弟合战吕布,“转灯儿般厮杀”,正文中没有说打了多少回合,只说是“十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说明回合数不少,而在后面的赞诗有这么两句:“三人围绕战多时,遮拦架隔无休歇”,这也表明了当时的战斗情况: 1.回合数不少;2.吕布处于被动防守状态。既然已无任何胜算,久战之下,难免产生失误,被抓住破绽,所以吕布“力穷寻走路”,向刘备虚晃一戟,荡开战阵,杀出重围,“翻身飞上虎牢关”,败下阵去。那么从对这场战斗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信息: 1.以张飞的实力,如果独战吕布,支撑回合数必然超过“五十余合”,但属于超水平发挥,以命搏命,并无胜算;2.以关羽的实力和战斗风格,若独战吕布,最多也就只能撑到五十余合;3.张飞和关羽双战吕布,虽三十合“战不倒吕布”,但已占上风,有胜无败。若要取胜,仍需要一定时间4.刘备出马助战,并非是捣乱,他是起到压倒骆驼最后一根稻草的作用,将吕布彻底压制到了防守状态;5.吕布在三兄弟联手围攻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了不少回合,并且还能保持冷静,从最弱一环突出包围圈,全身而退,防御力之强悍令人震惊。